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

南方朔:台灣即將遍地烽火

研究群眾事件的都知道,群眾事件有三種。

第一種是「運動」,它多半是對人對事所採取的抗議手段。舉凡遊行、靜坐、示威等均屬之。它是目的有限的群眾性手段,並不排斥手段的激烈。例如法國的群眾運動可以癱瘓地鐵,韓國學運可以和警察對打,美國及歐洲青年反貿易自由化,可以在街上和警察打游擊戰等。群眾運動可以有一定的暴力行為。非暴力的運動除了極少的例子外,基本上是不可能的。

第二種是「起義」,它是激烈的運動,在意見訴求上已開始政治化。這次台灣的太陽花學運,由於它已公開的否認了馬政府統治的正當性性,而且它的抗議手段已包括佔領立法院和行政院等官署。因此,稱之為「太陽花學生起義」,或許才更為準確。

第三種是「革命」,它已把運動和起義的訴求指向統治者和整個政府。如果一場群眾運動,它的訴求是政府及統治者垮台,這時候它就成了群眾革命。這次「太陽花學生起義」,雖然已否定政府的正當性,但只是要江宜樺下台,要馬英九道歉,因此它根本不算「學生革命」,但卻可說是「學生起義」。

不過,群眾事件雖有「運動」,「起義」和「革命」之分,但這三者的分野卻極小。一場運動開始時可能是個小事件,但卻可能陰差陽錯,處理不當,而使一場運動的小火變成革命的滿天大火。這也是全球每個政府,對群眾事件的處理都小心翼翼的原因。而這次台灣由立法院審議服貿時國民黨的違法妄行,演變為太陽花運動,又由於馬英九的記者會談話激起人民反感,不啻火上加油,終於造成佔領行政院事件,已可看出馬英九已成了整個問題的焦點。

這次服貿事件,尤其是最後驅離行政院的學生,馬是贏到了秩序,但馬的權威顯然已跌到了谷底,馬的服貿黑箱,他對服貿審查程序非法,他使用國家暴力對付學生,都使他自己受到重傷。由整個服貿事件,人們已可看到他日暮途窮,滿街人民喊打的窘境。如果服貿問題打從頭開始就能妥善處理,怎麼會有太陽花運動,怎麼會有佔領行政院的學生起義?馬的自以為是,獨斷妄行,已把台灣搞成了遍地烽火的局面!

馬從連任起,油電雙漲、美牛事件、證所稅風波,他都一意孤行,最近課綱微調,更是學術界和教育界怨聲載道,但他都對人們的反彈不理不睬。他對民意不理不睬的態度,這次終於在服貿問題上碰到了人民及學生的忍耐底線。我倒是良心建議馬總統,在這次太陽花事件後,他最好不要在台灣趴趴走,小心隨時隨地都會有飛來的鞋子,衝來的砂石車,或不滿的大學生!
太陽花事件後,馬最好不要在台灣趴趴走,小心隨時隨地都會有飛來的鞋子。
馬是贏到了秩序,但馬的權威顯然已跌到了谷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