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

微創手術:達文西機器手臂da Vinci Robot

達文西這個名字已成為藝術天才的代表。不過在不久的將來,它也可能象徵手術室中的尖端科技。這可歸因於革命性的達文西機械人手術系統。這是一個設計來幫助醫師進行手術的機械系統。
這套達文西系統是由外科公司 Intuitive Surgical 生產,該公司選擇以這位著名的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名字來命名此系統,因為他擬出最早期的藍圖來打造機器人。這是一個設計來幫助醫師進行手術的機械系統。外科醫師用控制台來操作達文西機械人的四隻機械手臂。這些手臂中有三隻留著來操作剪刀及手術刀等醫療器具。第四隻手臂裝有內視鏡,讓外科醫師能放大及縮小範圍,提供手術過程的完整視野。達文西系統的主要目標就是使醫師能進行微創手術。相較於傳統的開放式手術,微創手術在病患身上只需更小的切口。這縮短了病患的復原時間,進而降低醫療費用。到目前為止,這套系統主要用於心瓣膜修復、婦科手術及前列腺切除術。
  
目前,達文西機械人可見於全世界數百家醫院,且截至今日已幫助進行約二十萬件手術。未來,這套系統將可能讓外科醫師對遠在千里之外的病患執行手術。隨著人工智慧的精進,有朝一日達文西系統將有可能完全自主運作,這即便是偉大的李奧納多.達文西在他的狂想中也可能從未想像過。

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

「四無」「六沒有」台灣老人對年輕世代的瘋狂幻想

以老人為主的「搶救國文教育聯盟」日前召開記者會,批評台灣年輕人「四無」與「六沒有」,也就是無禮、無義、無廉、無恥,以及沒有認同、沒有自信、沒有耐性、沒有願景、沒有志向、沒有主張等等。
 
所以呢?他們似乎認為大家多讀國文,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。
 
年輕人是否真的「四無六沒有」,還有待討論,而讀國文或古文能否修正上述缺失,又是另一個需要確證的問題。大教授開了個記者會,卻什麼道理都沒說清,只是在闡述個人對年輕人的反感,其言行恰好傳達出台灣當前「世代衝突」中最寫實的一面。
 
有趣的是,這些對於年輕人的負面幻想,往往正是他們自己的真實寫照。我們不妨一一檢視「四無」與「六沒有」。
 
講到「無禮」,某些年輕人可能不熟人情事故,因此顯得沒有禮貌。但年輕人不懂禮儀,仍有漫長的人生可以學,只要有良善的道德本心,終能慢慢展現出「禮」所要求的溫和特質。相對來說,某些老人學了一輩子「禮」,在公開場合卻只會縱橫吆喝,認為全天下人都虧欠他,這和「禮」的要求似乎有著不小的差距。
 
講到「無義」,不論是就「義」的傳統解釋「適宜」,還是當代的「正義」,年輕人這幾年的表現都是有目共睹,對於推動台灣社會公平正義改革有一定貢獻,但老人呢?到底是社會正義的助力還是阻力?
 
講到「無廉」,這更莫名了。年輕人不佔權位,哪有廉不廉的問題,但多得是老人高居廟堂,手腳卻不太乾淨。
 
至於「無恥」,之前大家才在探討年輕人臉皮薄,被網路責罵而難以自處的問題,怎麼會無恥呢?有些人還嫌年輕人恥力不夠呢。而某些權勢老人做錯事,天天被罵,卻還是神皮護臉,死守大位。就算被趕下台了,也會到美國、中國討拍拍,完全不認錯。到底是誰比較無恥?
 
至於「六沒有」,就更可笑了。
 
說年輕人「沒有認同」,「沒有主張」,但人家擺明就是「認同」台灣,更有許多年輕人公開「主張」台灣獨立。不和你一樣向中共搖尾巴,就說他沒認同、沒主張,這叫選擇性目盲。
 
其他像是「沒自信」,「沒有耐性」,「沒有願景」,「沒有志向」,更是傳統偏見。這些年來,年輕人在搞活動時的自信、堅持、企圖心和鬥志,自洪仲丘案以降的一系列公民運動中都可以看到。講創業,現今傳統產業發展的確有其局限,但也有許多新媒體與應用軟體界的青年開拓者在默默努力,怎能說沒有願景和志向?
 
你不支持這些活動,不瞭解這些業別,就說年輕人缺乏這些正面特質,這是無知,還是無賴?
 
相對年輕人,老人還更加接近「六沒有」的境界。
 
不認同台灣也行,你們到底「認同」的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?

你「主張」統一還是獨立?為什麼要遮著自己的統一主張來談國文教育?

你有「自信」發動大規模社會運動實現道德改造計劃,而不只是開記者會嘴砲嗎?

你有「耐性」勤跑基層推廣理念,發展組織實力嗎?

你對於台灣發展說得出具體「願景」嗎?

你對於自己餘生又有什麼「志向」與規劃?一堆西裝阿伯老把每種公共建設都搞成百貨公司,這才叫沒願景、沒志向吧?
 
如果國文教育可以改善「四無」「六沒有」,那你們讀那麼久古文,到底讀出什麼?你們在人生中都曾經攀上高位,擁有實權,最後又做了什麼?
 
想推展自身的理念,大可「以身作則」,用自己的表現當作正面範例,不必透過抹黑年輕人的方式來提升自己主張的有效性。
 
當年輕人正努力改變這個國家的僵化體制,老人們卻跳出來大搞「王政復古」,不但沒辦法證明這套傳統作法可行,還講什麼「沒文化」「會變菲律賓」,實在是笑死人。
 
菲律賓有沒有文化,去google就知道,連google都不會,還想出來教年輕人?該不會是從四書來瞭解菲律賓?孔子教你種族歧視嗎?
 
「術業有專攻」。讀「國文」最確定的結果,就是能知道一些「國文」。「國文」頂多是某些「地理」「歷史」「文化」「倫理」知識的載體,不會是最新、最完整的萬能知識領域。這些「搶救國文教育聯盟」的國學大師們或許真有一定國文學養,但離開老本行,其實只是普通的阿伯和阿婆,其意見相對狹隘與不足。
 
但和他們有類似想法的老人不少。這些老人以為自己最愛國、最有前瞻性、最懂真理、書讀最多,而年輕人盡是亡國敗家子。所以當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出來發聲,還是有人跟著敲邊鼓。
 
這樣想,或許可以讓老人們活得爽快些。但罵完之後,不妨仔細檢查一下,你指著罵的,到底是年輕人,還是鏡中的自己。
 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